查看原文
其他

杀害亲人案件,清朝官员的报告让人意外!

黄大拿 黄大拿明史拍案 2019-04-20


撰文|黄大拿&编辑|王心


正是由于清朝基层官员看到了太多像匡文起这样的穷人,知道他们身上潜藏着导致社会失序的因子,才没有被表面的花团锦簇所迷惑,也才会充满了似乎不合时宜的忧虑。

  

湖南少年杀死父母,举国震惊。


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,本号已先后写过《被同龄人强迫卖淫,神木15岁少女惨遭殴死!这在古代该怎么判?》和《少年弑母没事!中国法律传统被西方带偏了》两篇文章,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。


今天想换一个思维,从杀害亲人这一角度探讨一下。不必讳言,近年来亲人间的仇杀案例实在不能算少了。


先来看看乾隆年间一起杀害亲人的案件。

 

 连夺三命,为什么?

 

清代中国的刑事案件记录都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。在这批官方文件里,包括各省长官(即巡抚)呈交中央司法机关(即刑部)审阅的死刑案件报告和后续审查的记录。


检视这些资料,学者研究发现,乾隆中后期,发生在亲属之间的残杀案件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。


有这样一个案例:


山东一个叫匡文起的男子,自从父亲死后,便和母亲、弟弟一起,与亲叔叔匡玉祥和婶婶董氏在一个屋里生活。


按照乡邻的描述,文起是一个不安份的人,而董氏则刻薄而吝啬,从来没有给过侄儿好脸色。


直到文起娶妻,他和婶婶的关系不但没有改善,甚至进一步恶化了。因为据说董氏经常在文起老婆面前说文起的坏话。


文起的生活原本就很糟糕,现在随着娶妻,压力的加大,就更加困窘了。


乾隆十二年(1747年)秋,文起外出做点小生意。很不幸,在这期间,母亲和弟弟在家中去世。就在文起的舅舅前来确认他们已死亡之后不久,文起的叔叔和婶婶即将尸骨拿去火化。

 


这样,当文起从外地返回之后,他难免会产生一点疑心。


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匡玉祥夫妇害死了文起的母亲和弟弟,但因为之前双方嫌怨已生,仇恨还是在文起心里滋长。


乾隆十三年,因为老是随着婶婶的煽风点火而吵闹,文起一气之下,将老婆以一万文钱的价格卖掉。他刚拿到钱,叔叔又找他借走了四千文。


孤身一人的文起开始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。


在他离家出走这段期间,董氏占了他的房间。这本来没有什么。但一年之后文起身无分文,回到家中,董氏仍然拒绝腾出房间,甚至当面诅咒他,不许文起踏进家门。文起向叔叔讨要借款,得到的也是冷言冷语。


无家可归,饥寒交迫,这就是文起这个成年男人的目前状态。


面对这种状态,一个成年人会有很多选择。而文起的选择是将自己的所有不幸归咎于婶婶,并试图以暴力做出了断。


一个风雪之夜,文起从外面带了一把刀,悄悄潜回家中,家中只有董氏及其一对儿女在家。

 


一见面,文起便对婶婶连捅6刀。当文起看到董氏12岁的儿子急欲逃脱时,又冲上去拽住他,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。这时,董氏6岁的女儿吓得大声号哭,文起也毫不手软……


连夺三命,手上鲜血淋淋的文起没有逃窜,而是径直到了官府,投案自首。

 

 清朝官员同情杀人犯?

 

以上案件并不复杂,性质也十分显豁。


所以结果完全可以预料:最后文起被官府处以了最严酷的刑罚,即凌迟。在千刀万剐之后,这个杀人恶魔终于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。


最值得玩味的是基层官员就此案而向上呈送的报告。

 


毫无疑问,文起杀人手段凶残,罪无可恕。这自然是官方报告的重点。但除此之外,在基层官员看来,还有一些方面无法忽略。


一是被害人的过错。尽管董氏罪不至死,但在案件记录中,还是使用了不少笔墨描绘文起如何遭受亲婶婶的冷酷对待。


二是文起杀人之前的境遇十分不幸。对于文起的生活,基层官员使用了很多形容词,如“家徒四壁”、“瓶无储粟”、“只身无倚”等等,


当报告中讲到文起返家遭到董氏拒绝,向叔叔讨债还被叔叔肆意数落的情景时,报告似乎想竭力刻划出一个楚楚可怜的形象,说文起“冻饿交迫”、“栖身无所”、“骨肉离亡”,“喊天不应叫地不灵”……


于是这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:清朝的基层官员为什么要这么做,用这样的文字上奏朝廷,他们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?


毫无疑问,他们并不是在同情杀人犯,而是希望经由这样一个极端案例,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视。


乾隆朝号称盛世,但在一些耳闻目睹民间疾苦的基层官员那里,像匡文起这样的穷人可谓恒河沙数。正是由于清朝基层官员看到了太多像匡文起这样的穷人,知道他们身上潜藏着导致社会失序的因子,才没有被表面的花团锦簇所迷惑,也才会充满了似乎不合时宜的忧虑。


不能不说,乾隆朝基层官员真可算是尽到了父母官的职责。


往期好文精选

雍正惹得天下讪笑,缘因滥放“道德空炮”?

近代名人与中医纠葛:一笔糊涂账!

被保健品忽悠,是中国人的悠久传统?!

经理人迭遭废黜,“家族企业”关门大吉!

“要不要拿掉孔祥熙”为何成为蒋介石难题?


明察历史,拍案惊奇。本文为黄大拿明史拍案原创,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!如需转载,请获取授权,并只允许微信公众号转载,不可发在其他渠道,违者必究。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,谢谢!




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读者群, 一块读透历史,读懂社会。定期会有各种红包、送书等福利活动。因扫码入群人数已达到上限,请添加微信AKX789拉你入群(添加微信请备注:黄大拿或黄大拿明史拍案)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